卻怎麼都看不到,400年的什麼。
他們說它應該有清朝的樣貌,荷蘭的影響、平埔族的足跡、日治仿歐式少許、蘊蓄沈厚歷史紋理。
我很努力的走它很多遍。
隱約看到了因闢建於海邊沙灘,而有著幾處自然起伏的路面的地理特性。
也找尋到了那林立在鐵皮高樓群裡,一不小心就會錯過的仿歐式古厝1間。
還有呢?
還有總是讓我想要快速經過的心情,避開人朝避開每一步就每一刻的追悼感傷。
我也曾經欣慰,只要穿過它,步入巷弄,安平,仍然可以感受到古聚落的氛圍。
當局者與人民對古聚落的認知始終停留在狹窄的框框裡,
外來投資著不肯用心去瞭解安平的內涵和特質而任意改變著安平,
那僅存無幾的古聚落氛圍,
正在一塊一塊,被吞噬去。
這樣走著的安平,古聚落,會是將來,住在安平土地上的孩子們,拿著好不容易找到的舊照片,問著爺爺,“這,是哪裡?”的畫面嗎?
《延平街事件回顧》http://www.ptt.cc/man/TW-history/D266/DD4F/M.1123210681.A.F4E.html
Post a Comment
若無Google的帳號,請選取~名稱/網址來張貼意見.